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聚焦青海
勇立創新潮頭 攀登科技高峰
——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側記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郭靚
發布時間:2025-05-21 07:58:22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盛夏時節,綻放生機,青海科技創新摘得累累碩果。

  5月20日,青海會議中心大會堂燈光璀璨、氣氛熱烈,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

  會上宣讀了《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授予李潤杰研究員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授予董家鴻院士等3人青海省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全球變化背景下高寒草地生態系統碳氮磷交互作用研究”等4項成果青海省自然科學獎;授予“柴達木南北緣大深度高精度近源電磁勘探技術”等4項成果青海省技術發明獎;授予“柴達木鹽湖礦產理論創新與資源保障”等30項成果青海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獲獎代表依次接受頒獎,會場內掌聲陣陣響起,為全省科技工作不斷匯聚創新力量、實現新跨越喝彩。

  這是一場科技的盛會,禮贊攻堅克難勇攀高峰,弘揚自立自強奮進創新,吹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嘹亮號角。

  這是一次創新的集結,一個個閃亮的名字,一項項重大科研成果,見證全省科技事業邁出堅實步伐。

  翻開紅色榮譽證書,“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幾個大字格外醒目,手握沉甸甸的獎項,青海大學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潤杰心潮澎湃:“這份殊榮不僅僅屬于我個人,更屬于我們團隊,屬于全省的科技工作者。”

  以民為本,解決農牧民飲水安全問題;以水為基,提升江河源區水源涵養功能;節水優先,實現高寒干旱區水資源高效利用;以水為要,破解區域經濟發展與水資源的矛盾;因地制宜,提出鹽堿地治理技術方案……李潤杰以水為主線,潛心研究36年,取得水資源高效利用一系列原創性科技成果,實現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果雙豐收,為保護“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做出重大貢獻。

  青海的生態地位重要而特殊,李潤杰表示,未來,將繼續以十年磨一劍的執著,堅持依靠科學技術推進生態立省戰略,創新攻克更多影響我省生態水利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在高原大地實現科技報國。

  企業是科技創新大潮中的生力軍,綜觀此次獲獎成果,科技創新有力支撐著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日益凸顯。

  大會現場,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獎代表、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高級工程師陳春萌站上領獎臺。

  當青海新能源基地蓬勃興起時,卻面臨一道世界級難題——如何讓輸送容量有限的電網承載起海量新能源,并通過特高壓直流實現穩定外送?陳春萌團隊立足高原、知難而進、大膽創新,首次提出“大規模新能源在弱電網條件下的運行穩定性量化評估方法”。

  “這如同為高比例新能源電網裝上了‘智能診斷儀’,能夠精準提前判別新能源失穩風險,為后續研究奠定堅實基礎。”陳春萌介紹。

  接著,他們又突破高性能分布式調相機關鍵技術,通過優化配置實現新能源并網強度的精準提升,讓新能源場站從“弱不禁風”變得“強健有力”。依托國網科研平臺,構建起“調相機支撐系統強度+直流/新能源暫態性能提升+多資源協調控制”的整體解決方案,成功保障新能源穩定外送,顯著降低電網運行風險,為青海新能源大基地建設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同樣獲得科學技術合作獎的3位獲獎人圍繞包蟲病防控、新能源高效消納等工作,長期與我省醫療機構、企業開展科研合作,為我省相關領域技術攻關、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等做出突出貢獻。38項獲獎項目圍繞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建設產業“四地”,涵蓋我省生態環境、特色農牧業、鹽湖化工、清潔能源、礦產資源等行業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推廣應用前景,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測算,近三年帶動新增利潤 85.91億元,充分體現了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青海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趙文說:“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中,32項由省內外、中國科學院系統單位合作完成,占比達84%。這反映出隨著科技合作機制不斷深化,科技資源和創新力量向我省有序流動,開放合作、共贏發展已成為我省科技創新的鮮明特征。”

  新時代新征程,青海將聚焦高原資源能源主攻方向,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擴大科技開放合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培育和構建富有青海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大動能。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第二屆青海省旅游發展大會召開 吳曉軍講話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2024年青海"昆侖英才·青海學者"項目擬入選人員
青海省雙擁模范單位和雙擁模范個人擬表彰對象
青海西寧:昨夜,無人機表演點亮城市夜空
大柴旦:青藏高原上的秘境畫廊
24H熱點
探秘茫崖 邂逅西北的詩意與壯闊 青海首列“山...
勇立創新潮頭 攀登科技高峰——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
一場盛會“傳遞”發展信心——第二屆青海省旅游發...
【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特刊】全域旅游活力涌 消費動...
【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特刊】科技“碰撞”文旅,讓...
一場青春與高原的深情對話——2025年青海省新聞戰...
【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特刊】體育作墨 大地揮毫
遇見山宗水源 領略大美青海——全省各地開展多彩主...
“繡”三江“錦”色 織文旅新篇——2025青海文化旅...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瓶牛...
熱點圖片
勞模匠心繪唐卡 藝術薪火永相傳——記黃南州熱貢畫院院長娘本
勞模匠心繪唐卡 藝術...
“繡”三江“錦”色 織文旅新篇——2025青海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側記
“繡”三江“錦”色 ...
遇見山宗水源 領略大美青海——全省各地開展多彩主題活動喜迎“中國旅游日”
遇見山宗水源 領略大...
體育作墨 大地揮毫
體育作墨 大地揮毫
且尋街巷深處 邂逅市井浪漫
且尋街巷深處 邂逅市...
傳承與煥新:老街再出發
傳承與煥新:老街再出發
舌尖上的河湟記憶
舌尖上的河湟記憶
什么是親情?她用一千多個日夜作答!——記孝老愛親“青海好人”趙春玉
什么是親情?她用一...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勇立創新潮頭 攀登科技高峰
——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側記

青海日報
2025-05-21 07:5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勇立創新潮頭 攀登科技高峰
——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側記

青海日報
2025-05-21 07:5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勇立創新潮頭 攀登科技高峰
——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側記

  • 2025-05-21 07:58:22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盛夏時節,綻放生機,青海科技創新摘得累累碩果。

  5月20日,青海會議中心大會堂燈光璀璨、氣氛熱烈,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

  會上宣讀了《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授予李潤杰研究員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授予董家鴻院士等3人青海省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全球變化背景下高寒草地生態系統碳氮磷交互作用研究”等4項成果青海省自然科學獎;授予“柴達木南北緣大深度高精度近源電磁勘探技術”等4項成果青海省技術發明獎;授予“柴達木鹽湖礦產理論創新與資源保障”等30項成果青海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獲獎代表依次接受頒獎,會場內掌聲陣陣響起,為全省科技工作不斷匯聚創新力量、實現新跨越喝彩。

  這是一場科技的盛會,禮贊攻堅克難勇攀高峰,弘揚自立自強奮進創新,吹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嘹亮號角。

  這是一次創新的集結,一個個閃亮的名字,一項項重大科研成果,見證全省科技事業邁出堅實步伐。

  翻開紅色榮譽證書,“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幾個大字格外醒目,手握沉甸甸的獎項,青海大學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潤杰心潮澎湃:“這份殊榮不僅僅屬于我個人,更屬于我們團隊,屬于全省的科技工作者。”

  以民為本,解決農牧民飲水安全問題;以水為基,提升江河源區水源涵養功能;節水優先,實現高寒干旱區水資源高效利用;以水為要,破解區域經濟發展與水資源的矛盾;因地制宜,提出鹽堿地治理技術方案……李潤杰以水為主線,潛心研究36年,取得水資源高效利用一系列原創性科技成果,實現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果雙豐收,為保護“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做出重大貢獻。

  青海的生態地位重要而特殊,李潤杰表示,未來,將繼續以十年磨一劍的執著,堅持依靠科學技術推進生態立省戰略,創新攻克更多影響我省生態水利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在高原大地實現科技報國。

  企業是科技創新大潮中的生力軍,綜觀此次獲獎成果,科技創新有力支撐著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日益凸顯。

  大會現場,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獎代表、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高級工程師陳春萌站上領獎臺。

  當青海新能源基地蓬勃興起時,卻面臨一道世界級難題——如何讓輸送容量有限的電網承載起海量新能源,并通過特高壓直流實現穩定外送?陳春萌團隊立足高原、知難而進、大膽創新,首次提出“大規模新能源在弱電網條件下的運行穩定性量化評估方法”。

  “這如同為高比例新能源電網裝上了‘智能診斷儀’,能夠精準提前判別新能源失穩風險,為后續研究奠定堅實基礎。”陳春萌介紹。

  接著,他們又突破高性能分布式調相機關鍵技術,通過優化配置實現新能源并網強度的精準提升,讓新能源場站從“弱不禁風”變得“強健有力”。依托國網科研平臺,構建起“調相機支撐系統強度+直流/新能源暫態性能提升+多資源協調控制”的整體解決方案,成功保障新能源穩定外送,顯著降低電網運行風險,為青海新能源大基地建設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同樣獲得科學技術合作獎的3位獲獎人圍繞包蟲病防控、新能源高效消納等工作,長期與我省醫療機構、企業開展科研合作,為我省相關領域技術攻關、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等做出突出貢獻。38項獲獎項目圍繞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建設產業“四地”,涵蓋我省生態環境、特色農牧業、鹽湖化工、清潔能源、礦產資源等行業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推廣應用前景,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測算,近三年帶動新增利潤 85.91億元,充分體現了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青海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趙文說:“202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中,32項由省內外、中國科學院系統單位合作完成,占比達84%。這反映出隨著科技合作機制不斷深化,科技資源和創新力量向我省有序流動,開放合作、共贏發展已成為我省科技創新的鮮明特征。”

  新時代新征程,青海將聚焦高原資源能源主攻方向,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擴大科技開放合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培育和構建富有青海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大動能。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郭靚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 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gogogo高清在线播放| 日本三级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国产午夜福利100集发布| 3d无尽3d无尽动漫同人| 女同恋のレズビアンbd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午夜免费福利影院| 高清videosgratis欧洲69|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 一本岛一区在线观看不卡| 日本免费看视频| 国产农村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六月婷婷网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国产|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中文在线字幕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丝袜另类| 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国产00粉嫩馒头一线天萌白酱| 国产交换丝雨巅峰| 国产麻豆videoxxxx实拍| www.jizz在线观看|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大陆少妇xxxx做受|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7| 亚洲最大黄色网站| 狠狠97人人婷婷五月|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