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小流域“梳妝”記
——海東市樂都區小流域治理現場見聞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陳 俊 吳 雨
發布時間:2025-06-04 07:13:39
編輯:何繼紅
小流域治理工程有序推進。陳俊 吳雨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6月的海東,陽光傾灑在樂都區瞿曇鎮官隆灣村的梯田上。80歲的馬國泰彎腰侍弄著地頭的莊稼,身后1米多高的漿砌石擋土墻宛如忠誠的衛士,將泛黃的淤泥沙礫擋在農田之外。老人粗糙的手掌撫過磚石縫隙,忽然直起腰指向遠處蜿蜒的山溝:“你們看那道山梁,前幾天一場大雨沖下來的泥漿,把田地掩埋了。”

  田埂邊散落的陳年淤沙,默默訴說著曾經的生態之殤。過去這里水土流失嚴重,每逢雨季,渾濁的泥水裹著碎石奔騰而下,吞噬耕地。

  “以前一下暴雨,泥沙就往農田里沖,1米多厚的淤泥,把地都毀了。”他指著田間一堆遺留下的淤泥沙礫說道,“現在好了,政府給村莊修了擋土墻,泥沙都被擋住了,耕地保住了。”馬國泰說。

  在官隆灣項目區的深溝里,機器的轟鳴聲與叮當的砌石聲交織成獨特的施工樂章。175座漿砌石谷坊正在16條溝道里“生長”,工人們將一塊塊石頭嵌入水泥漿,筑起一人多高的攔沙堡壘。“這些谷坊就像層層臺階,讓山洪放慢腳步,泥沙留在溝里,清水淌進農田。”現場負責人馬建云蹲在剛完工的谷坊前,用安全帽舀起一捧混著草根的泥土,“去年這里還是‘V’型沖刷溝,今年就能蓄住雨水了。”

  據介紹,此次小流域提質增效工程,涉及瞿曇和下營2個鄉鎮22個行政村。過去,這里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成為制約當地發展的一大瓶頸。今年4月,總投資2610萬元、通過綜合治理手段提升小流域生態環境和水土保持功能的小流域提質增效工程猶如一場生態“及時雨”,潤澤著這方土地。

  與溝道工程同步推進的,是山坡上的“綠色戰役”。瞿曇鎮鄉村經濟帶頭人馬得權帶著150名村民組成的“植綠大軍”,在向陽坡上展開“地毯式”栽種。

  “栽樹既能賺錢補貼家用,還能讓家鄉變美,多好的事兒!”一位官隆灣村村民笑著說,項目區今年將栽植27.98萬株檉柳、1.92萬株云杉,這些耐旱苗木將在坡地織就密不透風的“綠色長城”。

  在距離施工現場幾公里的下營藏族鄉,3.53公里長的網圍欄如銀線般纏繞著封禁治理區。“過去牛羊啃禿了山坡,現在讓草木休養生息。”水土保持站站長顧秋霞指著圍欄內冒出的野草說:“封禁不是不管,我們會定期補植補種,讓自然恢復力成為最好的生態修復師。”

  站在官隆灣山頂俯瞰,新修的田間道路如灰色絲帶穿梭在梯田之間,剛剛竣工的5.15公里生態護岸將渾濁的河道梳理得平緩開闊。顧秋霞展開項目藍圖,2610萬元投資化作清晰的民生清單:653米邊坡防護鎖住滑坡隱患,0.16公頃人居綠化讓村頭小廣場變身“口袋公園”,而最讓百姓津津樂道的,是生態治理帶來的“隱形紅利”。

  夕陽為山谷鍍上一層暖金,馬國泰老人坐在新修的田埂上抽起旱煙,煙袋鍋里明明滅滅的火星,恰似千萬個渴望綠色生活的微小夢想,在生態治理的春風中,正漸漸燃成燎原之勢。

  遠處,最后一車石塊正沿著臨時便道運往谷坊工地,裝載機的鏟斗在余暉中劃出金色弧線。顧秋霞望著連綿的綠色山脊,翻開隨身攜帶的工作日志:“45平方公里治理面積,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而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這場始于今年4月的生態攻堅戰,正在重新定義人與山水間的關系。當175座谷坊鎖住泥沙,當30萬株苗木抓住水土,當封禁的山溝重新響起布谷鳥的啼鳴,樂都區用“工程固基、林草覆面、封禁養息”的組合拳,重新詮釋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內涵。更深刻的變化發生在觀念層面——曾經靠山吃山的村民,如今成了生態守護人;曾經渾濁的山溝,正在成為“金山銀山”的孵化器。

  暮色漸濃時,官隆灣村路燈亮起。幾個孩子在新植的丁香樹下追逐,老人們圍坐在一起,聽著遠處山溝里潺潺的流水聲。這曲由擋土墻、谷坊、苗木共同譜寫的“田園交響曲”,正在青海東部群山間奏響鄉村振興的新樂章。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吳曉軍主持
吳曉軍在“六一”前夕看望少年兒童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2024年度媒體社會責任報告
2024年青海"昆侖英才·青海學者"項目擬入選人員
我是護工,來自大通!
海北:國土綠化與“三北”工程建設取得新進展
24H熱點
小流域“梳妝”記——海東市樂都區小流域治理...
端午節假期全省交通運輸運行平穩有序
端午節假期全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我國首臺大型通用型光譜望遠鏡在青海冷湖開工建設
團省委全面開展“青春與法同行——12355中高考減壓...
文旅專家把脈青海生態研學旅游發展路徑
省政協圍繞科技成果轉化開展調研
省人大常委會圍繞“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開...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水暖工托起一...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顆大...
熱點圖片
青海互助:“培訓經濟”開辟發展新賽道
青海互助:“培訓經...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看一場文化大集如何帶火一座城
【西海2261·河湟文化...
“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讓千年文化魅力觸手可及
“西海2261·河湟文化...
青海海東:打造“云箭”無人機專業戰隊
青海海東:打造“云...
【鄉村振興在青海】黃河之畔魚兒躍
【鄉村振興在青海】...
【黨旗領航】構建多元人才生態鏈 打造創新發展新動能——大通以真招、妙招、實招涵養人才發展新生態
【黨旗領航】構建多...
青海生態研學線路亮相北京推介會
青海生態研學線路亮...
【文化中國行】芒種遇端午 藥香滿夏都
【文化中國行】芒種...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小流域“梳妝”記
——海東市樂都區小流域治理現場見聞

青海日報
2025-06-04 07:1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小流域“梳妝”記
——海東市樂都區小流域治理現場見聞

青海日報
2025-06-04 07:1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小流域“梳妝”記
——海東市樂都區小流域治理現場見聞

  • 2025-06-04 07:13:39
  • 來源:青海日報
小流域治理工程有序推進。陳俊 吳雨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6月的海東,陽光傾灑在樂都區瞿曇鎮官隆灣村的梯田上。80歲的馬國泰彎腰侍弄著地頭的莊稼,身后1米多高的漿砌石擋土墻宛如忠誠的衛士,將泛黃的淤泥沙礫擋在農田之外。老人粗糙的手掌撫過磚石縫隙,忽然直起腰指向遠處蜿蜒的山溝:“你們看那道山梁,前幾天一場大雨沖下來的泥漿,把田地掩埋了。”

  田埂邊散落的陳年淤沙,默默訴說著曾經的生態之殤。過去這里水土流失嚴重,每逢雨季,渾濁的泥水裹著碎石奔騰而下,吞噬耕地。

  “以前一下暴雨,泥沙就往農田里沖,1米多厚的淤泥,把地都毀了。”他指著田間一堆遺留下的淤泥沙礫說道,“現在好了,政府給村莊修了擋土墻,泥沙都被擋住了,耕地保住了。”馬國泰說。

  在官隆灣項目區的深溝里,機器的轟鳴聲與叮當的砌石聲交織成獨特的施工樂章。175座漿砌石谷坊正在16條溝道里“生長”,工人們將一塊塊石頭嵌入水泥漿,筑起一人多高的攔沙堡壘。“這些谷坊就像層層臺階,讓山洪放慢腳步,泥沙留在溝里,清水淌進農田。”現場負責人馬建云蹲在剛完工的谷坊前,用安全帽舀起一捧混著草根的泥土,“去年這里還是‘V’型沖刷溝,今年就能蓄住雨水了。”

  據介紹,此次小流域提質增效工程,涉及瞿曇和下營2個鄉鎮22個行政村。過去,這里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成為制約當地發展的一大瓶頸。今年4月,總投資2610萬元、通過綜合治理手段提升小流域生態環境和水土保持功能的小流域提質增效工程猶如一場生態“及時雨”,潤澤著這方土地。

  與溝道工程同步推進的,是山坡上的“綠色戰役”。瞿曇鎮鄉村經濟帶頭人馬得權帶著150名村民組成的“植綠大軍”,在向陽坡上展開“地毯式”栽種。

  “栽樹既能賺錢補貼家用,還能讓家鄉變美,多好的事兒!”一位官隆灣村村民笑著說,項目區今年將栽植27.98萬株檉柳、1.92萬株云杉,這些耐旱苗木將在坡地織就密不透風的“綠色長城”。

  在距離施工現場幾公里的下營藏族鄉,3.53公里長的網圍欄如銀線般纏繞著封禁治理區。“過去牛羊啃禿了山坡,現在讓草木休養生息。”水土保持站站長顧秋霞指著圍欄內冒出的野草說:“封禁不是不管,我們會定期補植補種,讓自然恢復力成為最好的生態修復師。”

  站在官隆灣山頂俯瞰,新修的田間道路如灰色絲帶穿梭在梯田之間,剛剛竣工的5.15公里生態護岸將渾濁的河道梳理得平緩開闊。顧秋霞展開項目藍圖,2610萬元投資化作清晰的民生清單:653米邊坡防護鎖住滑坡隱患,0.16公頃人居綠化讓村頭小廣場變身“口袋公園”,而最讓百姓津津樂道的,是生態治理帶來的“隱形紅利”。

  夕陽為山谷鍍上一層暖金,馬國泰老人坐在新修的田埂上抽起旱煙,煙袋鍋里明明滅滅的火星,恰似千萬個渴望綠色生活的微小夢想,在生態治理的春風中,正漸漸燃成燎原之勢。

  遠處,最后一車石塊正沿著臨時便道運往谷坊工地,裝載機的鏟斗在余暉中劃出金色弧線。顧秋霞望著連綿的綠色山脊,翻開隨身攜帶的工作日志:“45平方公里治理面積,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而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這場始于今年4月的生態攻堅戰,正在重新定義人與山水間的關系。當175座谷坊鎖住泥沙,當30萬株苗木抓住水土,當封禁的山溝重新響起布谷鳥的啼鳴,樂都區用“工程固基、林草覆面、封禁養息”的組合拳,重新詮釋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內涵。更深刻的變化發生在觀念層面——曾經靠山吃山的村民,如今成了生態守護人;曾經渾濁的山溝,正在成為“金山銀山”的孵化器。

  暮色漸濃時,官隆灣村路燈亮起。幾個孩子在新植的丁香樹下追逐,老人們圍坐在一起,聽著遠處山溝里潺潺的流水聲。這曲由擋土墻、谷坊、苗木共同譜寫的“田園交響曲”,正在青海東部群山間奏響鄉村振興的新樂章。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陳 俊 吳 雨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免费在线| 麻豆91国语视频|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 黄色免费网址大全|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在线看| 男人的j桶女人的j视频 | chinese乱子伦xxxx视频播放|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 久久国产经典视频|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521色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挡网站|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毛片网站是多少| 波多野结衣mdyd907|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 日韩无套内射视频6| 很污很黄的网站| 宅男66lu国产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女m羞辱调教视频网站| 夜恋全部国产精品视频|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网| 外国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视频|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