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7月15日20時50分起,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巴扎藏族鄉境內突發強降水天氣過程,1小時降雨量達39毫米,造成威北公路柏木峽至巴扎鄉方向路段4處突發泥石流地質災害,400余輛車輛及游客受阻,互助縣委縣政府迅速啟動Ⅳ級應急響應,多部門深夜展開救援,至7月16日1時,滯留車輛及游客全部疏散,威北公路全線恢復通車。
15日晚,互助縣接到汛情報告后,縣委主要負責人、縣委縣政府值班領導立即趕赴縣應急指揮中心全局調度;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率自然資源、交通、水利、應急等部門210余名救援人員、17臺大型機械,迅疾奔赴泥石流核心區開展受阻路段作業;青海省互助公路段及時組織養護人員趕赴現場開展道路清淤搶通,消防、特警、公安民輔警等救援力量聞令而行,80余人分成若干小組分流滯留車輛及游客。
威北公路大部地處北龍山區,沿線山勢陡峭,加之當晚風疾雨驟、短時間降雨迅猛導致可視度低,給道路搶修、游客及車輛疏散帶來極大挑戰。面對嚴峻復雜形勢,全縣各級黨員干部向險而行,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現場指揮調度,逐個打通威北公路泥石流堵點,“我是黨員我先上”成為救災一線最響亮的口號;縣應急指揮部精準調度,各鄉鎮黨委迅速組織黨員干部下沉村社、轉移群眾,累計轉移安置群眾530人;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加西公路JX-1標總承包部黨支部積極響應,第一時間組織16名以黨員為主的救援隊伍,緊急調撥5臺大型機械前往泥石流災害區域開展道路搶通。
今年入汛以來,根據防汛規律及災害預警,互助縣從預警監測、值班值守、隱患治理、應急準備等方面進行部署,推動形成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抗旱責任制,構建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以及縣鄉村三級上下聯通、左右聯動的防汛抗旱體系,確保防汛全鏈條無死角。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