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陳郁 通訊員 雒文清 攝影報道)“課程設計比去年更合理了,但仍有優化空間,教學時要加強與學生互動,用引導的方式啟發學生擴散式思維!苯,北京師范大學的專家武瓊利用節假日遠程指導瑪多縣民族寄宿制小學語文老師卓瑪才讓。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地廣人稀,交通不便。曾幾何時,得到優質的教育、照亮學生成才的夢想,是這里最深切的期盼。
2011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開始定點幫扶瑪多縣。從改善教學環境起步,經過多年探索,2023年起,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聯合北京師范大學,緊緊圍繞鄉村教育振興難題,堅定貫徹“定點幫扶 教育優先”策略,全力探索可持續人才培育路徑,為這片土地的教育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今年4月7日至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師范大學的專家們遠赴瑪多縣,為三所中小學開展入校診斷,并就學校管理、學校規劃、校園文化等方面進行指導和經驗交流。
卓瑪才讓是2024年“強師工程”的參與者之一。在專家指導下,她在日常授課中更加注重課程設計,讓課件案例貼近生活,增加與學生的互動,讓課堂變得更具吸引力,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正因如此,在今年“入校診斷”期間,她受到了北京師范大學專家們的重點關注。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力量。今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北京師范大學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更注重整體教學水平提升,采用“引進來”+“走出去”的創新培養模式。一方面,委托北京師范大學的專家團隊,圍繞師德修養、學校規劃、校園文化建設、課堂教學等重點內容,深入學校進行全面診斷。另一方面,積極鼓勵瑪多縣教師參與省外集中研修活動,計劃挑選30名學習積極性高、具備示范引領作用的教師參與其中。
在課堂問診環節,專家們深入各學科課堂,對小學、初中四大學科的七節課進行全程觀摩“把脈問診”。他們從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師生互動的有效性到課堂管理的科學性等多個維度進行細致剖析,并結合教育發展改革趨勢與素養導向要求,提出一系列具體、合理且極具操作性的改進意見。
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的校長李春感慨道:“國家電網開展的‘強師工程’,幫助我們探索出更貼合瑪多縣實際的教研工作方法,提升了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為學校培育了一支優質教師隊伍!
為確保此次入校問診工作順利開展,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營銷部和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上下協同,全力做好組織保障工作。他們結合瑪多縣教育實際情況,提前與當地教育局、學校溝通,詳細了解學校辦學、教學、德育活動等情況,精心制定“入校問診”方向和后續培訓方案,精準確定集中研修人員和數量。
“入校問診回來后,瑪多縣的老師們遇到問題就來找我,他們的信任和認可讓我深受觸動!蔽洵偢袆拥卣f道。
自2011年起,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已累計投入3372.8萬元,極大地改善了瑪多縣的教育辦學條件。今年,在教學環境方面還將針對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實施供氧示范項目,建設750平方米的供氧站、配電室及單體配套工程,購置安裝3組醫用制氧設備,為學校2棟學生宿舍樓供氧,有效解決學生在高原環境下因缺氧導致的身體不適、學習效率下降等問題,預計可惠及1388名學生。
同時,為持續推動瑪多縣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2025年,國網電網有限公司再次捐資1500萬元,用于實施國網興農學堂、國網同舟工程、國網陽光助學工程及國網醫療巡診項目,提升當地教學條件和醫療水平,加強人才培養,提高產業帶頭人及技術人員技能水平,不斷增強瑪多縣自我“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