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以前村里公共區域道路上沒有路燈,村民長期被夜間出行難所困擾。現在安裝了新的路燈,出行方便、安全多了。”7月18日,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曲庫乎鄉木合沙村黨支部書記才項旦增望著村內新安裝的路燈,笑意寫滿臉龐。這抹溫暖的光亮,正是同仁市水利局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用心為民辦實事的生動體現。
同仁市水利局深入基層一線,廣泛接納群眾意見建議,將開展學習教育與推進民生實事有機結合,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水利事業發展的實際行動。
木合沙村此前由于路燈使用年限較長、線路老化等原因,部分路段路燈出現短路不亮等問題。市水利局積極協調捐贈30盞太陽能路燈,并發動群眾共同安裝,現村內關鍵區域已全部安裝到位。這些太陽能燈具日均照明超12小時,不僅消除了村民夜間出行的安全隱患,而且遵循了鄉村建設節能環保的要求。
針對群眾反映“保安鎮雙處村村內人飲管道長期受自然侵蝕及日常損耗影響,老化、破損情況嚴重,引發頻繁漏水”的問題,市水利局積極協調10萬元資金進行老舊網管更換工程,提升了農村供水保障能力。為避免重復施工,在交通工程建設道路鋪設前更換管網,防止道路二次開挖。
從照亮夜晚的“小路燈”到暢通民生的“小水管”,同仁市水利局以“小切口”破解民生難題,讓一件件“小而美”的實事,成為連接政府與群眾的“暖心紐帶”,更彰顯了學習教育“為民服務”的扎實成效。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