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進出口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65%,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2%、全市的78%!近日,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西寧開發區)外貿半年報出爐,又一次為我們帶來驚喜。
韌性、活力、穩定,一個個關鍵詞,透射著西寧開發區外貿頂壓前行、穩中有增、優中有升的堅定步伐。在國際環境變局與挑戰交織、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升溫、全球經貿秩序面臨嚴峻考驗的背景下,西寧開發區外貿進出口為何能頂住壓力,搏出上揚曲線?
答案源于在創新求變中搶抓市場新機遇,在擴大開放中開辟發展新空間,西寧開發區作為西寧市乃至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引擎,牢牢把握“挑大梁勇爭先”的目標要求,聚焦“一個創新服務基地、三個中心城市”建設,從培育主體、扶持企業、發揮產業優勢到優化服務,多維度賦能外貿經濟提質增效,不斷塑造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穩訂單、拓市場,圍繞光伏、鋰電、新材料等產業,許多“西寧制造”走俏海外、出口“爆單”,讓人們深切感受到西寧開發區外貿的強勁動能和無限潛力。
新能源產業貢獻突出
今年4月,西寧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青海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憑借出色的出口業績和實力,登上央視《朝聞天下》。
“在現代化工業生產流程中,每一個細節都能提高整體效率,而先進的數字化、自動化水平正是他們贏得海外訂單的關鍵所在。”青海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波表示。
應變求新!西寧開發區外貿“含新量”提高,在于西寧制造“硬實力”的不斷攀升。
上半年,西寧開發區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6倍,其中新能源產業貢獻尤為突出——光伏制造產品、鋰電產品等領域進出口擴張為主要增長點,占外貿總值的87%,成為當之無愧的“壓艙石”。
鋰離子蓄電池及電池材料作為西寧開發區第一大出口產品,上半年出口值達15.2億元,同比增長26倍,占開發區出口總值的72%,出口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西寧開發區三元電池正極材料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核心性能指標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光伏企業對高效晶硅技術的持續攻關,通過引入全自動切片生產線,單晶硅片厚度降至90微米以下,實驗室轉換效率提升至26.5%,產品在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光伏市場迅速打開局面,成為拉動光伏出口的新增長點。”西寧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上半年,西寧開發區單晶硅片出口額達0.6億元,實現了該品類出口的零的突破。
開放協作賦能長遠發展
作為西寧市乃至全省對外開放的主陣地,西寧開發區外貿進出口額保持強勁增長態勢,折射出持續優化外貿結構,以帶動產業集聚,釋放發展效應的生動實踐,展現出更好融入和服務全國全省大局,構筑與國內外接軌的外向型經濟走廊的顯著成效。
今年以來,西寧開發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與烏魯木齊高新產業開發區、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同簽署《西北絲路科創聯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通過整合西北五省區的產業、技術、物流資源,搭建起跨區域外貿協作平臺。圍繞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通過六大合作方向,全力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創新高地,為西部大開發戰略注入強勁科技動力。
與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簽訂協議,建立合作共建機制,共同打造西向國際物流大通道。推進面向中歐(中亞)、南亞、東南亞的貿易通道建設,鼓勵企業采用公鐵聯運、鐵海聯運模式發展外貿。整合中歐班列資源,推動國際貨運班列常態化運行,擴大光伏組件、硅棒硅料、鋰電池、藏毯絨紡等產品進出口規模。
“西寧開發區將持續發揮區位優勢,在鞏固鋰電、光伏等優勢產業出口競爭力的同時,進一步拓展東南亞、拉美等多元國際市場,推動出口產品向高附加值領域延伸。通過‘穩出口、優進口、強協作’組合拳,力爭實現全年外貿實現量質雙升,為全省、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更持久的新動能。”西寧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西寧晚報)